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種事一回生二回熟,王言卿坐在出宮的馬車上,神情已經非常淡定。她猜測她們出去的時候,蔣太后應當和皇帝、陸珩說了什麼,皇帝現在叫陸珩去乾清宮,多半是要商談此事。
王言卿想了想就拋開,並沒有放在心上。回府後她的生活依然平靜悠然,但陸珩卻忙碌起來。他一忙起來就不見人影,王言卿好幾次想和他談談傅霆州的事,都沒找到機會。
沒過幾天,宮裏忽然傳來噩耗,蔣太后病逝。王言卿拜會蔣太后的那一面,果真成了最後一面。皇帝悲痛過後,遵照蔣太后遺命,以日帶月,守孝二十七天。同時,皇帝也在早朝上提起了蔣太后喪葬禮儀。
蔣太后死在北京,而皇帝的父親興獻王葬於安陸,這要如何安排?朝臣有的建議合葬,有的建議南北分葬,各伴衣冠。
分葬是最方便的,但蔣太后唯一的願望就是和興獻王合葬,皇帝身爲人子,怎麼能違背母親遺願?最後皇帝不管朝臣爭吵,發話合葬。合葬便涉及遷棺,皇帝一邊在天壽山選擇陵址,一邊派錦衣衛回安陸,查看興獻王安身之地顯陵。
這種事情自然落到了陸珩身上。皇帝看似在早朝上徵求朝臣對墓葬的意見,其實早在蔣太后薨逝之前,皇帝就和陸珩商量過合葬及遷興獻王靈柩的事情了,在早朝上提出只是通知臣子們一聲而已。
墓葬是大事,容不得絲毫差錯。陸珩派心腹去承天府查看顯陵情況,還要勘選蔣太后陵址,成天忙得不見人影。王言卿見狀更不好打擾他,她想着,等忙完這段時間,陸珩清閒下來後,再談傅霆州的事吧。
結果,從顯陵回來的錦衣衛卻稟報,顯陵玄官有水。皇帝聽說父親的陵墓裏進了水,十分傷心。他們在京城一待就是十四年,父親一個人孤零零留在安陸,連墓地裏進水了都沒人知道。皇帝心痛之後,下定決心南巡,親自回安陸老家查看是否遷陵、如何合葬。
王言卿本以爲陸珩忙過這一陣就好了,結果過了這一陣,他變得更忙了。皇帝南巡只需要動動嘴皮子,但是護衛、扈行、排查、安檢,全部由錦衣衛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