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向大清臣服藩屬進貢的錢非常多。以高麗爲例。高麗此時是大清最親近的藩屬,每年都會朝貢,朝貢貨物折算價值超過十萬兩銅。大清回贈的東西不到朝貢物品價值的十分之一。
不過使臣們會在朝貢的時候順便帶商隊來大清販賣東西,賺回些錢,高麗也不算太虧。
高麗國王、王后登基需要大清派使臣冊封,每次招待大清使團的錢,基本都是每年財政收入六分之一往上。
如琉球等小藩屬,一次冊封大典要攢兩三年的錢。有時候他們的國王登基幾年甚至十幾年後,纔會找大清使團來冊封。沒有大清使團冊封的藩屬國王,就不算正式繼位。
高麗、琉球、緬甸、安南、南掌、蘇祿、錫金、暹羅這九個國家,就是大清最親近的藩屬。大清強盛的時候,它們算是大清對外屏障。
從法理上,這種和大清比較親近的藩屬就相當於大清的國土。其性質和蒙古類似,要進貢大量錢財,大清要對外出兵要求他們出兵他們就得出兵,他們遇到危險求救大清也得出兵保護,他們遇到饑荒大清還要幫忙賑災。
胤禔的封國就在藩屬內,所以大清國內最迂腐的人都沒有反對。
而東瀛從宋朝起,就在藩屬模糊地帶。
首先,東瀛在每個朝代強盛時,是會派使臣進貢稱臣的。
然後,東瀛又用在宋的時候說自己忠於唐,在元的時候說自己只忠於宋,在元時說宋亡之後就不認中原王朝,在明朝的時候成了大元忠臣,到了清朝時又懷念明朝的藉口,官方支持倭寇不斷犯邊,並且蠶食中原王朝的藩屬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