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幾乎可以說,這‘流寇’……便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說白了,就是耕地有限,而因爲天下承平,土地承載的人口越來越多,人口暴增之下,糧食產量非但沒有增加,反而暴跌,這大明江山不完蛋纔怪了。
可有了紅薯,就不一樣了。
要知道,數十年之後,康熙至乾隆時期,神州大陸終於開始推廣種植紅薯,以至於清朝時期的人口乃是明末時的人口數倍之多,居然也沒有出現什麼大亂子。
人有了糧喫,就會安分。
可你不給他糧,難道安分作餓殍嗎?
明末最悲劇的事,就是沒有重視起紅薯的推廣,雖然福建那邊陳家一直都在培育,附近也有一些人種植,可在小冰河期,真正受災最大的,卻是長江以北的區域!
數不清的旱災和蝗災連綿不絕,大量的農地荒蕪,糧產暴跌。
若是此時,將紅薯推廣到廣大的北地呢?
張靜一一時間心情澎湃,忍不住道:“你們陳家,有多少這樣的金薯,可以在京師附近栽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