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如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靖舊前元歷八十八年的時候徐宏官居從四品,爲驍將,統領一軍,共三十六營,三萬六千人。
而徐宏所統領的這一軍便是靖西軍裏五相中的“木相”。而後來的風嘯營就在其中。
根據王儉的翻閱,風嘯營正式確立這個名字是在靖舊前元歷八十九年冬,被時任驍將的徐宏親自封的號。
按照靖舊朝的慣例,一個軍伍編制想要有獨特的番號除非特殊情況纔有可能,比如說在重大戰役中取得了重要的戰功。或者有罕見的事蹟值得被宣揚成爲榜樣。而當時叫“三五混編營”的風嘯營就屬於後者。
以一營之力在失去主力掩護的情況下生生和蠻族三個千人隊輪番酣戰三日,損員超過三成卻將敵人逼迫後退三十里不敢上前。後來戰史中對風嘯營記載:該營多以遊騎爲主,擅長騎射,來去如風,於弓箭射程內反覆戲耍敵人、殲滅敵人,以至敵人聞風喪膽不敢靠近。故得“風嘯”之美譽。
因爲當時騎兵作戰時蠻族的狼騎具有極強的衝擊和撲殺能力,座狼的攻擊能力也讓人族的騎兵應付起來非常棘手,與之對戰輸多勝少,時間一長對士氣是很大的打擊。
而風嘯營的事蹟和戰法具有很強的鼓舞和借鑑作用,也讓人族騎兵明白利用戰馬的耐力優勢拉開距離再以騎射殲敵就能很好的磨死短兵相接裏很難對付的狼族騎兵,所以被徐宏立爲宣揚典型,並逐漸成爲徐宏手裏的一個尖刀營。
再往後,戰爭進入到後期,蠻族已經顯出頹勢,從拙火關外後撤。
當時的南面軍事總管就是如今的兵部尚書楊延嗣。而“軍事總管”這個職務也是當年初設的,楊延嗣以柱國將軍的身份任的第一任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