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
……做人要能喫虧,人生一世,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斤斤計較,反而會捨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許更多。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在乎表面上的喫虧,他們看重的是實質性的“福利”,因爲能夠喫虧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的。能喫虧是做人的一種境界,會喫虧是處事的一種睿智。佛曰:喫虧決不虧,惜福纔有福!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爲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爲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佛經,婁小乙是聽不太明白的,無論前世今生,他在這方面都沒有任何研究,但這並不代表他是個傻的!
這崆方和尚一席話聽着高大上,玄妙無比,其實說根到底,意思就是讓老太太多喫些虧,不要怕喫虧,多舍些財……等等如此。
他不是捨不得錢財,只要母親高興,便香油錢再多些也無所謂,但他在乎的是這種騙人錢財的方式,把母親等人對佛祖的敬,當成斂財的工具!
一看這和尚肥頭大耳,腆着大肚子的模樣,你叫別人喫虧,自己怎麼不多喫點虧?
母親和彩姨獨居府中,這個世界,屬於她們的娛樂很少,信佛,就是她們打發時間,尋求心理寄託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這也是大部分豪門大戶內宅人士的共通點,在這一點上,正合佛門乘虛而入,在先天上就有巨大的優勢,有龐大的受衆羣,就連佔主導地位的道家也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