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時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在崔新靜對皇帝的期待降低到谷底後,反倒覺出一些驚喜來——天子雖自言不曾學過水利方面的知識,但伏案瀏覽答卷的時候,卻沒有那種剛剛接觸相關內容的懵懂,只要卷子上的字體跟表達能力沒有問題,大部分都能瞧得明白。
溫晏然一邊看也一邊在心裏感謝現代教育體系,雖然自己選了一個跟所學專業沒半點關係的職業,但當年在學校裏鍛煉出來科學思維,總算還是起到了一點作用。
她此次之所以在水渠的問題上表現出不符合昏君標準的勤勉,也是因爲穿越以來,逐漸對如何指揮自己的臣子有了更深的瞭解,水渠一事只是溫晏然修運河的前奏,她需要用這件事的成功,來說服其他人支持自己後續的工程計劃。
除此之外,在池儀跟張絡兩人管理下逐漸稍有效用的市監那邊也傳來了一些消息——溫鴻手下的謀士張並山在知道建平有修河渠的計劃後,竟然也提出了一個跟溫晏然不謀而合的意見,就是慫恿中樞開展大規模水利工程,並藉由這些疲民之舉,來削弱建州的實力。
溫晏然知道這個人,對方在評論區中,被總結爲“料事如神張並山”,本來她只有五成把握,但既然張並山都覺得這麼幹有問題,那溫晏然相信自己又一次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經過四天多的努力,西雍宮這邊居然比工部快一步閱讀完了那些答卷,溫晏然對其中兩份尤其看好,第一份理論詳實,就是實操起來難度有點高,對方打算從附近的河流中把生活用水引入建平,但難度很高,因爲在引流的線路上,橫亙着好幾座山,第二份也詳詳細細地分析了建平城內的水路問題,寫的比上一份還要細緻詳實,給出的解決方法卻很潦草——此人建議,既然建平城已經建立了那麼久,爲了能徹底解決水渠問題,天子不妨換一座環境更加宜人的城市居住,自己願意爲皇帝修新城。
溫晏然心中倒是有些認同第二份答卷上的觀點——河是要挖的,城市也是要造的,特別是自己現在纔剛剛上任,特別適合來一波奇觀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