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時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溫晏然微笑:“崔卿,你文采出色,便替朕寫一篇文,也讓天下人見一見朝中公卿棄城而走的風采。”
崔新靜姿態鄭重地向前方深深一禮,她心中明白,朝中那麼多擅長辭賦的文士,自己之所以能得到這個機會,完全是因爲此前受命前往台州爲使,然而一旦寫下這篇文章,自己乃至崔氏名聲固然傳揚於四海,也一定會得罪包括李氏在內許多士族。
崔新靜目中神色逐漸變得堅毅起來,像崔氏這樣的世家大族,其子女出仕爲官,搏得就是一個青史留名,如今有一個留名的機會擺在自己眼前,又怎能因爲擔心自己身陷險地而有所遲疑!
同在縣衙當中,李增愈的心情卻跟崔新靜完全不同,他爲官多年,如今終於明白什麼叫做悔之晚矣——世族最重名聲,將兩州之地拱手讓人的名聲一旦落實,他最好的結果也是被叱罵爲昏聵無能,其家族也會受到牽連,自此之後,建州李氏怕是一二十年內都不會出現一個五品以上官員。
李增愈因爲在戶部爲官,許多官吏受過他照拂,彼此間算是有些情分,可他此刻還不知道,在崔新靜那篇文章被傳閱天下之後,許多受過李氏舉薦之恩的官吏紛紛用辭官的方式來表示與之一刀兩斷。
溫晏然行事幹脆,當場就令崔新靜寫文,她原本也不太確定該怎麼處置那些人,幸虧還能摸着忠臣過河——她之前特地給袁言時寫信,含蓄地問了下該怎麼對待那些反對自己繼續駐紮在武安的官吏,皇帝問得含蓄,袁言時也回答地含蓄,作爲一個老資格朝臣,他倒是明白天子留在上興關的戰略意義,沒有對溫晏然的打算表示反對,只是委婉地建議皇帝,儘量以安撫爲主,穩一穩下面人的心思。
穩住人心的計劃溫晏然是同意的,不過既然忠臣覺得應當以安撫爲主,她便完全不介意給朝臣們留下一個行事酷烈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