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時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得到消息的宋御史自動忽略了天子在經典以及禮儀上遠低於朝中人士平均水平的表現,堅信大周天子果然乃是天命所歸,所以才如此學識淵博,深不可測。
西雍宮內。
溫晏然看着卷子,默默深呼吸。
大周能高壽的皇帝不多,上上任天子的諡號甚至直接就是“悼”,溫晏然本來覺得那是因爲當前時代醫學水平不夠發達,現在想想,也有可能是她那些同行們一旦表現得得比較勤政,就容易被手下人的工作水平戳中怒點。
——大周的官吏選拔方式並不科學,雖然存在科舉制度,然而整套流程形同虛置,每次開考時前來應考的人員並不多,對於大部分士人來說,他們主要還是通過舉薦的方式往上走,也正因此,很多官吏的專業水平難以滿足工作需求。
溫晏然出卷考察之前,僅僅是想了解一下戶部人員的大致水平,沒料到中樞一地的官吏,居然會交出這麼一份錯漏百出的答卷。
她此前心理的預期值是戶部官吏平均答題正確率應該在70%以上,然而批閱下來後,卻發現正確率只有40%左右。
其中有一個基本算是交了白卷的人,乃是宋氏出身的士族,溫晏然讓市監去核查了一下履歷,此人能在戶部爲官,倒不是有什麼不可言說的私相授受之事,從出仕到賦職的整個選拔流程都完全符合朝廷標準,當事人經典禮儀都足夠嫺熟,品德也不差,遇見疑難之事還會請教部中老吏,之所以卷面分數低……只是單純的無能而已。
天子將奏報合起,輕輕釦在桌面上,脣角依舊帶笑,目中卻沒有絲毫暖意:“‘知人者智,自知之明’,此人懂得適時向人請教,也算是‘明’了。”
皇帝並沒有出言責備任何人,池儀張絡卻從對方話中感到了一絲含而未發的鋒銳之意,殿中內侍聞言,更是垂首肅立,不敢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