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時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時溫晏然就有些疑心,對方在建平的勢力明明如此深厚,卻只肯派些無足輕重的無賴去劫掠糧草,比起當真想要將糧草燒燬,反而更像是試探。
她當時便懷疑,叛軍留在禁軍外衛中內應猜到自己心生疑慮,故意以十萬石糧草爲餌,想調他們出來,所以才刻意掩飾,沒有動用真正的力量。
溫晏然對後續的情況有兩種猜測,其一是內應在確認天子有所懷疑之時,就悄悄找個機會一走了之,其二則是留在原地,找尋機會,再搏一搏,看有沒有完成任務的機會。
她等了很久,一直沒發現外衛有什麼大動靜,考慮到如今東地事態已經平息,建平的事情自然也該想法子收尾,既然對方不肯自己跳出來,溫晏然就令燕小樓仔細調查,也算是打草驚蛇之計。
計劃很成功,沒過多久,那位姓章的校尉就舉報了姓齊的校尉,而且證據齊全,溫晏然知曉後,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荊軻用樊於期的頭顱取信秦王並藉機行刺的事情,與今日的場景何其相似?這也能解釋這些人在察覺自己暴露風險增大後,爲什麼不找機會跑路,而是繼續留在建州。
——他們其實一直就沒有放棄報仇的計劃!只要燕小樓的手下出了行刺皇帝的事,無論跟他有沒有關係,他本人,甚至整個燕氏,都要有無數人頭落地。
奈何天子本人不但早有所料,並迅速計劃好了請君入甕的計策,如今還特地把釣魚的場地安排在了天桴宮,而不是更容易落人口舌的太啓宮,行動間滿是對燕小樓的維護之意。
溫晏然好奇:“足下已經是禁軍校尉,而東部如今已無回天之力,又爲何非自尋死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