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時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蕭西馳仔細詢問下來,發現南濱稻種跟大周不同。
洛南人不修水利設施,不懂移秧,更不會漚肥,基本只是隨手而種,看天喫飯。
他們將國內流行的稻穀稱爲早稻,這個品種與蕭西馳瞭解的尋常稻穀差異極大。
早稻耐旱,而且不擇地而生,無論山坡平地都可以種植,此外尤其重要的一點是,早稻的生長週期短,最短的只要六十天便能收穫,長的也不過一百天左右,非要說缺點的話,口感不佳算是一個。
蕭西馳在心中思忖,果然如陛下所言,一地有一地的風俗,當地人久居於此,自有一套辦法適應環境。
洛南技術落後是缺陷,卻也因此篩選出了一些耐旱耐澇的穀物品種,可以算是因禍得福。
蕭西馳是可以稱作名臣良將的人物,她當初雖是被扣在建平內當做質子,卻並沒浪費時光,讀書習文,不止懂得打仗,也曉得如何安定地方,治理政事。
洛南內部新舊勢力鬥爭嚴重,必然有人因此家破族滅,蕭西馳見機便將那些鬥爭失敗的大族所隱匿下來精壯遷徙到雍州修河渠,又取來這些人家裏的稻種播種,確定了早稻不擇地而生的評價確實是真的,耐旱也是真的,哪怕只是一畝薄地上,都能輕鬆收穫半石的稻穀。
半石的量不多,但在播種過程中,基本不需要額外的管理,而且早稻生長快,種植收穫的時間能與常規的農忙時節錯開,不耽誤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