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賣肉串的小民 (第2/4頁)
榮小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敲定了3個世界的負責人,此次會議也就散去了。其實實驗負責人能做的東西不多,因爲那支神奇的筆並不掌握在他們手中,他們能做的就是記錄實驗世界在災世中的發展,以及有沒有新的可借鑑的科技。
3號世界是一個發展相對平衡,卻也落後的世界,人工智能,虛擬VR都剛剛萌芽,突然遭受大冰期衝擊,有所突破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被分配到3號世界的負責人李文遠,此次也就不會有什麼重要收穫了。
不過李文遠並不在乎這些,因爲他如今參與實驗的決心已經動搖了。看着3號世界虛擬屏上那密密麻麻的數據,李文遠彷彿看到了滿屏的鮮血和屍骸。
觀察者世界的實驗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三個世界雖然科技發展方向各不相同,但在災難來臨後,都迎來了一段時期的低谷,並伴隨大量生命的死亡。不過很快,人工智能世界最先緩解過來,室外恐怖的低溫對人類是致命的,但對於機械卻影響不大。
所以很快,人工智能的發展再次迅猛了起來,人類呆在溫暖舒適的環境中,通過操作控制機械重新恢復社會運轉。當然,即使恢復了運轉,社會的發展也與之前又很大不同,災世中的人類正在努力適應一個與人工智能相處的社會。
2號側重虛擬技術的世界受到的衝擊是最小的,因爲早在大冰期之前,他們的社會結構已經逐步向虛擬轉化,人們見面多通過虛擬空間,完善的營養艙和居住環境甚至讓他們不必集中到避難所中。2號世界,也是實驗團隊認爲最有希望渡過大冰期的世界。
至於3號世界,沒什麼突出特點,科技也相對落後,放到實驗當中完全是起個對照作用。災難來臨,3號世界死亡人數是最多的,而且社會完全斷層,短期內看不到恢復運轉的可能。在封閉的避難所中,他們很難預測,那些人類可以存活多久。不過就算存活下來,也不過是在地下掙扎的可憐人罷了。事實上,實驗最初的發展方向確實與大部分觀察者預測的情況相似。
3號世界的避難所裏,吳星城所期待的改革在兩年之後終於還是來了。在地下生存是一件極爲可怕的事,即使頭頂的燈光高度模仿着自然光,即使避難所裏儘量營造一些自然環境,比如風,比如草地,比如藍天仿真的天花板。
但久而久之,人們的精神還是逐漸萎靡。陽光雖然不是生命所必須的條件,但是少了它,人類就好像丟失了什麼重要的東西。加上在基地中無論怎麼生活,大家都得到同樣的待遇,人們漸漸地也就放棄了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