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潛水的烏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次有外來者進入水圍鎮,發現這件事情,都會很詫異。確實,以我們的條件要想維持‘學校’,並不容易,大家都節省了又節省,勒緊了褲腰帶,纔沒讓這個傳統斷掉。”
他下意識抬頭,望向昏暗將雨的傍晚天空,半是回憶半是感慨地說道:
“最早提出讓孩子們接受正式教育的是一位叫做沈柳心的叔叔。
“他說:不管再艱難,還是得讓孩子們識字,讀書,學習最基本的知識。只有這樣,他們和他們的後代,水圍鎮將來的鎮民們,才能記得自己是誰,來自哪裏,屬於什麼羣體,有過怎樣的文化和歷史。也只有始終記得這些,他們才能在糟糕的環境下,在看不到什麼希望的‘黑暗’中,永含期待地堅守下去。
“我那時候雖然贊同了沈叔叔的提議,但想的其實很簡單:每次從城市廢墟里搬回來的物品上、說明書上,我都有一部分字不認識,而就算認識,它們連在一起後,我又往往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這就沒法有效地利用物品了啊,這怎麼行?
“這種想法真的很樸素,到了最近幾年,我才逐漸理解了沈叔叔那些話。”
說到這裏,田二河站了起來,指着那三棟呈“品”字型的樓房道:
“你們知道這裏曾經是什麼地方嗎?”
白晨、蔣白棉、商見曜和龍悅紅同時搖了下頭。
“這裏是以前那個水圍鎮的學校。那裏是籃球場,那裏是升旗臺,那裏是教師宿舍,那裏是學生宿舍,那裏是微機、圖書和實驗樓,那裏是教學樓……”田二河一個又一個地介紹起來,臉龐映上了少許木炭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