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潛水的烏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問題在於,目前還沒有哪一位人類學者深入研究過“無心者”羣體的交流與協作,弄清楚他們不同吼叫聲和肢體語言代表什麼意思。
而且,這是一個誕生年頭很短的“族羣”,有沒有發展出自身的溝通方式,還得打一個問號。
在沼澤1號廢墟,蔣白棉有注意到類似的狀況,但那裏和正常相去甚遠,是在小衝影響下形成的特殊案例,不能推而廣之。
另外,那名“高等無心者”患病之後,如果一直在單獨行動,也不太可能自發地產生屬於自己的“獸語”和肢體語言。
也就是說,不管商見曜有沒有掌握“無心語”,這一聲吼叫,對方都肯定聽不懂。
沒用的……蔣白棉正想這麼說,商見曜已改換了說辭:
“抗拒從嚴,坦白從寬。
“放棄幻想,接受現實。”
他拿着擴音器,往不同方向喊了一遍,但都沒有任何生物出來“自首”。
仔細想了一會兒,也可能是玩夠了,商見曜再次對準進山那條路,藉助擴音器,和預想中的目標做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