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唐盛世16 (第6/8頁)
蕭泠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柳爽一事驚動朝野,聖上親下諭令,命三司推事,調查此事始末,確認所呈證據真假,但會審的日子卻被推遲到了二月下旬,明顯是要爲春闈讓路。
蕭明晟說是要爲柳爽正名,但他對柳爽所犯之事心知肚明,自然不會昧着良心求情。他回到甘露殿,不過是冒出一個想法,想要跟父皇說。
“殿試?”李治看向去而復返的愛子,對他提出的建議若有所思。
“阿耶殿前試人,及第者爲天子門生,可免新科進士與主考官太過親近。”
唐承隋制,三年一次開科取士,不過四十來年的時間便爲朝堂吸納了無數新血。只是,文人好禮,不僅同科及第的進士會互稱同年,爲官後守望互助,還會稱當時的主考官爲座師。久而久之,當了幾回主考官的官員就桃李滿天下,日後朝堂相見,那些“學生”總要敬座師幾分。
科舉考試推行的時間不長,但朝堂上已經有了借科舉結成黨派的徵兆。
當然,更深一層的憂慮是,若是有考生賄賂主考官,明明是一庸才卻過了省試,成了進士。雖說後頭通過吏部選試才能夠入朝爲官,但吏部選試的難度遠不及禮部主持的會試。
殿前試人還是蕭明晟從母親那裏得來的靈感。
載初元年,旦在位,母親攝政,二月於洛城殿策問諸貢士,算是會試後加了一試,據說反響極佳,只可惜並未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