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唐盛世17 (第2/8頁)
蕭泠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唐開科取士數十年,禮部主持會試每屆會擇三百進士,頭名是狀元郎,其餘皆賜進士出身。李治聽聞,進士及第後,一衆新科進士會集資在杏園舉行探花宴,爲那年榜首狀元慶賀。同科進士中,最年輕英俊的兩位進士會被推舉爲探花使,其實就是一個沿途採摘鮮花慶賀的雅號。
雖然暗戳戳說兒子會投機取巧,但李治還是拍了板,表示探花郎這個稱呼可行。
李治將蕭明晟寫的摺子收好,並沒有立刻召集朝中文武商量此事,而是暗自準備,打算在禮部主持的會試結束,禮部官員將會試錄取進士名冊上呈後再宣佈。
若是這屆錄取的進士真有沽名釣譽之輩,正好拿他開刀,順便刷一把好名聲。
在甘露殿裏耽擱了一段時間,蕭明晟誤了弘文館的正常課程時間。不過,蕭明晟一如既往,十分有禮地向正在講學的弘文館學士致歉後就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代王殿下有皇帝特許,弘文館每日的課程,他只上下午未時開始的詩賦經綸,課時不到一個時辰。弘文館中這三十八名學生中,蕭明晟來得最晚,他上午的課程都不需要來上。下午走得最早,詩賦經綸上完他就能夠離開。
能進弘文館學習的學生,不是皇親國戚就是一品大員家的嫡子,個個背景雄厚,本身資質差一點的各家都不敢往弘文館裏送,他們都必須遵循弘文館的規定。偏偏他們中間出了代王殿下這樣的異端,優哉遊哉的架勢讓他們羨慕得眼珠子發紅。
如果代王殿下是個學渣也就罷了,偏偏代王殿下才思敏捷,過目不忘,聰明得他們拍馬也趕不上。就他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月末考覈的時候,只要他參考的科目,沒一個人能夠考過他。
如果只是在學業上趕不上也就罷了,蕭明晟代王的身份雖然高了這些勳貴子弟一層,但別忘了,弘文館中學習的還有其他皇子,年長於蕭明晟。雖然不受寵,但卻是蕭明晟的兄長。
長幼尊卑,只要代王殿下想要臉面,就不會對庶兄無禮。偏偏當初想找代王殿下麻煩的皇子,被代王殿下收拾了兩回,一個個服服帖帖,唯代王殿下馬首是瞻,斷不敢找代王殿下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