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傳東漢年間,有劉晨、阮肇二人去天台山採藥,在山上偶遇兩位仙女,便跟隨她們入了家中,食胡麻飯,又行了夫妻之禮。後來二人思歸甚苦,回去以後則看到鄉邑零落,已經過去十世。這二人再上山去,仙女早已不知所蹤,阮肇因此看破紅塵,進山修道去了。
詞牌《阮郎歸》正是取材於這一個帶着悽美色彩的神話故事,最早是唐代教坊使用“阮郎迷”的曲牌,又叫“醉桃園”。
該詞牌名已經誕生了幾百年,出過了不少經典名篇,如北宋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雪時》。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
很顯然,林晧然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便是《阮郎歸》的下闕,一個令人歎爲觀止的下闕。
鄭世傑等人將“林晧然所作的半首詞”跟《阮郎歸》進行比對,當即便是色變,又被狠狠地甩了一個響亮的耳光,臉上火辣辣的疼。
雖然在平仄略有出入,但確實是《阮郎歸》下闕無疑。若是能有一個漂亮的上闕,這首《阮郎歸》怕真出名篇,這人定能被傳頌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