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越是臨近春節,縣裏越是熱鬧。煙花未綻,但家家戶戶都已經開始置辦起年貨來。南城雖不如北邊富裕,但因靠近碼頭,三教九流齊匯,做的又都是辛苦的營生,一年到頭也就這會兒能得些閒在家陪着妻小歇歇腳,故而都捨得在喫食上犒勞犒勞自己。
是以無論貴賤酒水,雅俗喫食,這會兒都是生意最好的時候。
李氏賣的東西不貴,又捨得放料,一小碟蜜丸才幾文錢,卻能讓一家小孩都嚐嚐甜味,一到這時候她的食船跟前人總是最多的。
自打魚姐兒險被抱走,李氏便停了這門生意,於是一連幾日都有熟客在河上尋摸。日間常來的小孩認得王大郎的船,一見着就扒着爹孃大腿再不肯走。一家子摸了幾個錢去,卻見着滿滿的一船菜,只得滿懷失望地走。
王大郎賣了菜回家便玩笑似的講給渾家聽。黎氏想起往日李氏專留下送給她家的幾碟子喫食,回回都讓父子倆爭個不住,筷子一停便低頭沉思起來,這樣好的手藝就此不做了也太浪費,於是喫得午食就往張家來。
李氏不是不想賺那個錢,梅姐兒年紀漸大,王阿婆預計着翻了年就開始給她相看人家,若看對眼兒了,家裏又需要一筆開支,就眼下這點存糧哪夠花用?
但魚姐兒纔將好起來,她實不放心又把兩個孩子放家裏。
黎氏聽她這樣一說,心裏卻開始盤算起來。王大郎來回販菜也就賺個辛苦錢,真論起家境跟張家也差不多,要不是自家手藝不行,她早就自個兒劃了船去賣。既李氏有這個手藝,她有這個閒,不如兩人合夥做了這門營生。
市井人家沒那麼多彎彎繞繞,黎氏想到這張口就道:“不如這樣,你在家做好了把菜給我,到時賣出去咱們二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