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知魚在桌子上嘰嘰咕咕說了一串,李氏聽得隔壁這樣大刀闊斧地休整,只怕不是個好相處的人,放了碗筷就囑咐家裏幾個小的:“以前我們搭梯子是梁婆婆身體不好多走動,現在她回鄉下享福去,你們再不許去趴別人的牆。”
張知魚見着娘那雙眼睛都定在自己身上了,心虛得只能連連點頭保證。
其實她很能明白李氏的想法,她娘是個尤其典型的古代婦人,愛家愛子女愛丈夫孝敬公婆,這些可以說好也可以說不好,但在張知魚的影響下,李氏多多少少都變了一點,至少以前她是不會放下家中瑣事去春河賣船菜的。
但她身上,或者說張家人身上還有一點是她無論如何努力,到目前爲止都還沒有一點兒改變的東西,那就是——階級觀。
在李氏眼中,同一個層次的人就只能跟同一個層次的人玩兒,她不會認爲鹹魚來日能翻身,頂了天也就是一畝地的窮老鬼變成了十畝地的普農,根本不存在自己也許會實現階級跨越的想法。張知魚去花妞家她會做了喫食送她去,但若去趙聰家,她就會阻攔了,因爲她認爲那是公子哥兒,跟張家這樣日日都得辛苦勞作的人家不一樣。
要讓她說哪裏不一樣,她也說不出來,但張知魚知道,這就是古代社會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即使是現代,這樣的事兒還少嗎?但唯一不同的是,現代人自己心裏明白,而李氏只是懵懵懂懂什麼都還不知道,就打心眼兒裏認爲自己不行了。
古代百姓的苦真是說也說不盡,即便現在張家人已經過得還算不錯,若真有機會,她還是會馬不停蹄地回到現代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只要——她先讓張家過上好日子。
一家人聊着天,說些白日裏的趣事很快一頓飯就喫完了。
張知魚跟在阿公身後往小藥房走,隱隱約約地從前院的門縫中看到一雙黑亮的眼睛,嚇得渾身都抖了起來,才喫了飯又吹了冷風,這一驚就不停地打嗝兒。
阿公已經不是從前的阿公,若是往常,他一定會輕輕拍魚姐兒的背順氣。但教了她這些日子,阿公儼然已經將大孫女當成了自個兒的半個同行一個準後輩,在這樣的事上就嚴厲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