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南是大周朝的溫柔鄉, 萬萬斤河水有一半浮動的都是女兒清香,不要說尋常百姓就算再貧寒的人家,女兒出嫁也會有一小盒胭脂水粉做陪嫁。
梅姐兒年紀上來, 春夏天熱的時候即便不出門子,興致來了也會在家薄薄地打上一層, 李氏和張大郎今年賺了些錢,六月魚姐兒生辰還買了幾把小銅鏡給家裏女兒使。
家裏一直當魚姐兒是種了花來賣, 李氏早前還笑, 南水縣最風流的女娘從不會在花兒多的時候戴花,夏日人家愛以假亂真,冬日才插真的。
但孩子嘛,夢想總要鼓勵。沈老孃育兒法——鼓勵的孩子多幹活吶。
深得沈老孃真傳的李氏深以爲然。
等魚姐兒說要把花摘下來萃取取汁, 李氏才知道這孩子是要做胭脂。李氏也會做,還帶着幾個小的關了門子, 鋪了涼蓆在屋檐下親做了一回, 梅姐兒也出來靠在嫂子身邊看。
張家女眷多,夏日悶熱,阮氏有孝在身也只偶爾來張家串門子,見地上席子小就喚了丫鬟回去抱了兩卷將張家整條廊都密密地鋪了。
阮氏也是水鄉的女兒,鄉下的土胭脂她也會做,兩人如今都爲人母,家裏也有幾個閒錢,這些粗製濫造的胭脂是再不用了的, 但做起這些依然格外開心。
正是百花齊放的時候,兩個婦人一起摘了同色的豔花用乾淨的石臼磨成厚厚的汁子, 再取了紗布過濾出汁水, 將蠶絲放進去曬乾, 要用時輕輕抿一點在嘴上臉上,就能浮現淡淡的紅。
魚姐兒和幾個小的拿着井水湃過的蜜藕坐在廊下,一口一口吃,只慈姑手上拿的是溫的,見幾個孩子手上臉上都是花汁,李氏對阮氏道:“一晃許多年,只覺得昨兒還跟孩子們一樣大。”阮氏也笑着點頭,如今卻已經嫁人生子,孩子都和當年的自己一樣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