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魚姐兒的棚子很小, 跟閔大夫和高大夫的挨在一處,基本上就是專門用來接收有需要解衣看病和需要鍼灸的女娘,用不着她開方子。
今日來的人裏不乏隔壁縣的, 大家早就知道了義診的消息,提前一天就揹着行囊離家徒步往這邊走, 到得比好些大夫還早。
蘇州治下的縣,又是大旱又是流民, 這一年多稍微愛民些的縣令多少都組織過一兩次義診。
大家都這麼混着來, 今天到春見縣,下次又掐着時間一起去南水縣,就爲了多看兩次病把身子養得更好點兒。哪怕不生病,開點藥放在家中救急往後也能省下一筆銀子。
所以醫棚前排隊的病患比魚姐兒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好些娘子經過難逃後也將貞潔之事看開了, 路上誰不是衣衫襤褸一路要飯?活着比什麼都重要。但少了許多不知去向的男人,排隊的人中破天荒的居然大部分都是老弱婦孺。
何縣丞遠遠看着就嘆氣:“去年他們來的時候也曾登記造冊, 上頭三分之二都是男子, 如今剩的大部分卻都是婦孺了。”
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不見的人已歸了各地大族做隱戶,隱戶不用交稅,讓他們幹活能省下好些銀子,再用這些銀子去想方設法地圈地,漸漸的小地主也就成了大地主,若沒人整治,百多年下來少說也得在百姓屍骨上養出好幾個往來無白丁的豪門望族。
寒窗苦讀數十載, 誰不是滿腔抱負地踏入官場,但底層的士子想要抗起這座山實在太難了。
鍾書吏看着成羣結隊, 衣裳褲子都短一截的百姓也咬牙切齒:“這些個狗大戶, 過得日子倒比三品大員都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