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打量着衛嘉的家。這棟帶獨立院落的二層小樓比她想象中要體面得多,看得出在若干年前是被人精心修繕過的,即使曾經貼滿了牆的瓷磚掉落了不少,紅色的鐵門也脫漆了,但放眼整個村落仍然不顯得寒磣,彷彿昭示着這屋子的主人是風光過的。
她也說不清自己爲什麼會對住着衛嘉的房子那麼感興趣,就這麼看着,竟然對這陌生的房子也生出了幾分親切感。從昨天坐車從衛嘉的馬隊旁經過那時起,她就不曾停下來細想自己想要幹什麼,單憑一股本能驅動着自己往前再往前。
還在衛生所的時候,陳樨私下跟媽媽宋明明通了個電話。她怕媽媽擔心,絕口不提受傷的事,只告訴媽媽自己昨天遇見了一個彷彿比照着她的心意生出來的男孩子。宋明明女士在電話裏叮嚀女孩子出門在外要保護自己、注意安全,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云雲。陳樨自嘲地說:“什麼呀,人家都不愛搭理我。我好幾次主動搭訕,他恨不得當場跟我劃清界限。”宋明明女士一聽這話不樂意了,還有沒有天理!什麼雙目殘障的年輕人才會面對她女兒的示好無動於衷?這簡直不可容忍!
宋女士如今是話劇界不老女神,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年輕時也是數得着的風流人士。用她自己的話說,她在陳樨這個年紀時,那怕受到時代限制,又因爲有海外關係成分一般,但身邊仍有數不清的追隨者。她麻花辮要扎最巧的,裙子要穿最掐腰的,男孩子也要挑最心儀的,一個不行再換一個。反觀自己親生的女兒,到了花一樣的年紀,好像情竇閉塞了一樣。明明遺傳了媽媽的身材臉蛋,思考和行爲方式卻受了不少她那學究爸爸的影響。作爲未來的表演藝術家,她需要更感性,更豐富,人生的體驗十分重要,絕不該像她爸主張的那樣,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現在陳樨的心好不容易開了一竅,而且還不是近水樓臺的孫見川,宋女士表示很欣慰。她看不上孫家的兒子,如同她年輕時看不上孫長鳴。在她的圈子裏,男孩子的青春和容貌是最不稀罕的東西,而孫見川值得一提的只有這個。宋明明女士相信女兒不會喜歡上孫見川,她怕的是陳樨不解心動而做出最不費勁的選擇。
陳樨只是跟媽媽抱怨幾句,沒想到被宋女士上了長達四十分鐘的“人生第一課”。宋女士重在加油鼓勁,還順道給她指明瞭方向:就是要迎難而上,攻克難關!這中心思想概括起來其實跟楊哥說的話沒多大區別。兩個人生經歷截然不同的給出了相差無幾的結論,這無疑在身後推了陳樨一把。她現在也由衷覺得除了這裏她無處可去。
“來的路上我聽楊哥說,孫叔叔的舅姥爺是你房上叔公。這麼算起來,你比孫見川大一輩,他怎麼能是你表哥呢?得叫你表叔纔對!”陳樨用盡量自然的語氣開啓與衛嘉的閒聊。
衛嘉說:“這重要嗎?叫什麼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