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沿着賣畫的蘆蓆棚子往裏,就是賣紙鳶的,今年生意特別紅火,也是多虧了長孫愉愉那場紙鳶會。不得不說,華寧縣主的帶貨能力那絕對是京城數一數二的。
紙鳶棚子往東是數不清的玩藝攤,往西則是各式各樣的喫食攤子,往福隆寺大門口去,就是各色珠寶攤、玉器攤、書攤等。
而福隆寺裏頭則有尼姑庵擺的攤子,賣些自己做的絨花、梳子之類。
長孫愉愉帶着面紗,身邊被八個人圍着,替她驅趕一切不長眼睛想要靠近的人,就這麼大搖大擺地逛着畫棚子。她來這兒卻不是爲了撿漏,就想看看能否挑出點兒珍品來,順帶看看有沒有被埋沒的畫師。
所以她幾乎每個棚子都會駐足觀看,她賞畫,大部分的人就賞她。活生生的大美人難道不比平面的畫好看?哪怕看不到臉,但聞着那股香氣,看着她的步子,都覺得心情整個昇華了。
京城有名的書畫鋪子榮古齋也在這兒設了點兒,掌櫃的一眼就認出了長孫愉愉,晉陽公主母女可是他們的老主顧。掌櫃的跟請菩薩似地將她請進了棚子裏,曉得華寧縣主的怪毛病,所以也沒敢上茶水,只是把那凳子用帕子擦了又擦,請她上座。
長孫愉愉卻沒在乎那掌櫃的,她卻是一眼認出了此刻棚子裏站着的人,陸行。
陸行此刻正在看一幅畫,長孫愉愉掃了一眼,那是仿石悉知的《山月圖》。爲何說仿呢?因爲長孫愉愉只一眼就看出那是假的石悉知了。
但這並不是說這幅畫就造假手藝差,不得不說長孫愉愉還是很有些眼力勁兒的。能練出這種眼力勁兒卻也不一般,非打小就沉浸在書畫裏纔行,而且還得看慣了真跡纔有這種“第一眼的直覺“。
“勞駕替我包起來。”陸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