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是雲深不知處,出來已換人世間!
顏常武默默發誓,以後見到起了雲霧,不要貿然而進!
這小子的父親在道上是鼎鼎大名,名叫顏思齊,字振泉,漳州海澄縣人。生性豪爽,仗義疏財,身材魁梧。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思齊遭宦家欺辱,怒殺其僕,逃亡日本,以裁縫爲業,兼營中日間海上貿易,(其實就是海盜)。數年後積蓄漸富。其間,思齊經常到長崎貿易的泉州晉江船主楊天生結下深交,結識了一批流寓日本,從事海外冒險的閩南志士。由於他廣結豪傑,遐邇聞名,日本平戶當局任命他爲甲螺(頭目)。
明天啓四年(1624年),思齊等因不滿日本德川幕府的統治,密謀起事造反,參與日本人民的反抗鬥爭。
農曆六月十五日,顏思齊與楊天生、陳衷紀(漳州海澄人)、鄭芝龍(泉州南安人)等二十八人拜盟爲兄弟,立下誓言:“生不同日,死必同時”。衆推思齊爲盟主。不幸事泄,幕府遣兵搜捕,思齊率衆倉惶分乘十三艘船出逃。
駛至九州西海岸的外島洲仔尾,陳衷紀建言:“吾聞疏球爲海上荒島,勢控東南,地肥饒可霸,今當先取其地,然後侵略四方,則扶余之業可成也。”
衆悅,思齊乃率船隊柢海灣,在笨港(今臺灣北港)靠岸(此時臺灣是無主之地,明朝並無實管)。思齊見島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闢,決意在此開疆拓土,幹一番事業。
思齊胸有韜略,卻土豪、立井寨、招募鄉里移民三千餘衆,分爲十寨,發給銀兩和耕牛、農具等,開始了臺灣最早的大規模拓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