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月港,位於福建漳州,是明朝中後期“海舶鱗集、商賈鹹聚”、“農貿雜半、走洋如市、朝夕皆海、酬醉皆夷產”的著名外貿通商港口。
15世紀末期至17世紀中期,隨着我國東西沿海對外貿易的發展,月港一度成了“海舶鱗集,商賈鹹聚”的外貿商港,與漢、唐時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時期的泉州後渚港和清代的廈門港,並稱爲福建的“四大商港”。
1567年,隆慶帝登基決定推行新政。福建巡撫涂澤民希望“除販夷之律”,爲海上的貿易活動開啓綠燈,允許當時船商巨賈“準販東西二洋”貨物。最初選擇詔安梅嶺作爲開放大明海關,後改於海澄。從此月港成爲明朝唯一合法的海上貿易始發港。
偌大的一個明帝國將她龐大的產能僅通過一個港口進行外貿,可想而知其富庶的程度。
挨近月港,顏常武注意到它地處九龍江入海處,其港道“外通海潮,內接山澗”,狀似彎月而得名。
同行的張伯指點道:“那裏的水淺,大船必須在漲潮時靠拖帶才能進港。這個地方對於海盜來說是個易守難攻的險地,海匪們不敢貿然進襲月港港池,因爲進港的潮流太強,他們可以乘潮而入,但卻無法在需要時全身而退。”
“而且,許多月港的船主本身就是海盜。”
有意思,這個月港保護他們免受同類人的侵襲。
顏常武進入港口時,但見得數百艘龐大的越洋海船熙熙攘攘的排列其中,自己的福船如螞蚊在巨人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