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歸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光武四年註定是忙碌且平實的一年。
同上海外部建在兩浙,是整個大曆中間沿海地帶,連接着上下,通往中原路也好走,十分平臺,少山丘高原,往下昭州可以走水路十分方便,因此第一個衙門就先選兩浙沿海的一個小府縣上。
這個府縣叫海城,實際上並不是很富饒,因爲大曆包括之前的朝代都未和外通商,遙遙無邊的大海,沒人知道什麼時候纔到另一塊土地上,或許前人有偷偷出海過,但走不長遠就會返航。
沒人探究整個世界和地圖。
相比海城,略是靠近內陸水域的城市更是繁榮。因爲整個大曆內部交易往來,都是中型、小型船隻。這個海城,還是昭州往這邊來後,才似模似樣熱鬧起來了。
此時朝廷頒了令,海城縣令一看,竟是來他這地盤開個海上通商部,略略思索了番,還以爲就是和昭州通商,只是要蓋的更氣派些,也難怪,畢竟昭州商背後是顧閣老夫人這事,海城縣令還是猜到幾分的。
當官的家中有產業經商不稀奇,可拿到檯面上講,尤其是顧閣老的夫人,這做底下官的就不識趣沒眼色了,有給顧閣老塌顏面的嫌疑在。
畢竟商人位低麼。
昭州商黎老闆名頭在中原這邊十分響亮,百姓嘴裏就知道昭州商、黎老闆,當官的是洞悉幾分,卻無人敢說實情來,因此黎老闆和顧閣老夫人像是分裂開了一般。
縣令想了一通,還覺得洞悉一切,就是顧閣老發達了,如今給黎老闆把通商買賣改成了官方來,是想他們底下人更方便照顧,不由心中咋舌,顧閣老對黎老闆可真是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