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的蜉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比如雲霞宗藏書閣就有這種地方,我經常在藏書閣用凡人界的網絡。另外裴峯,我爹也給我建了一個上網室,以滿足我足不出戶的死宅願望。
不過我這輩子倒不是很喜歡上網,因爲上面的信息太雜亂零散了,找可記資料的時間遠遠多於記憶有價值資料的時間。而且長文需要翻頁,雖然網速很快啦,沒有延遲,點一下就可以進入下一頁,但也還是要不斷地點擊,這速度可比我拿着一摞紙刷刷翻過慢多了。所以從效率來說,我還是更喜歡去書店翻書,只時不時用網絡補充一些還來不及出書的前沿知識以及不會出書的有趣段子、故事。
0657_只是工具
用公司羣來比喻修真界網絡其實也不是太妥,畢竟修士與修士之間並沒有領導與被領導關係。哪怕是師父與弟子、同門的前輩與後輩之間,敬有,畏可能也有,但溫情很多,不是純粹的冷冰冰的利益。同輩之間的關係也不可能像同事那樣,惡意下絆子、暗中爭鬥得頭破血流。
不同門派的弟子之間當然會有競爭,但也不會像有競爭關係的公司那樣相互不折手段,甚至不同門派之間都不一定會純談利益。有時大家也會樂呵呵地一起你讓我一點我讓你一點當湊個樂子。
說到底,修真這事,資源重要,但人本身的資質更重要得多,於是很多利益其實並不值得搶得你死活我。大家和諧一點,一份利益有時候能用出雙倍的價值。
所以修真界的網絡,大家雖然會一定程度上慎言,但也不會太壓抑。就像當着長輩的面小輩們也會吵起來甚至打起來,在網絡上總不會比在三次元中更束手束腳。
總體來說,修真界的網絡氛圍還是很健康積極的,只是因爲實名制的關係,它更像是對現實生活的補充手段,比如方便任務接取、方便信息傳遞、方便交易物品等,是純粹的服務於現實的一種工具,其本身並沒有自成一個精彩虛擬世界的魅力。
也沒有修士想去在修真界建立一個精彩的虛擬世界。其實如果大乘或者化神修士出手,是可以建立出一個大家的假身份都不被其他人探知的虛擬世界的,然後這個虛擬世界就可以跟凡人界的網絡發展一樣了。
那少數幾個大乘或者化神期雖然能知道該虛擬世界所有假身份背後的真人,可凡人界還不是一樣有人能夠輕易查找出任何網絡用戶的身份,所以少數人的全知並不會對整體發展趨勢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