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的蜉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多的,當然就是崑崙了。
崑崙的修二代多到甚至可以拉幫結派了。某部分人跟某位長老沾親帶故,又有另一部分人受到另一位長老的特殊對待,假如兩位長老出了點什麼矛盾,那麼兩方的弟子就要開始互相別苗頭。
其實在雲霞宗也有類似的事情,師父們掐架,徒弟們就會跟風,順便有牆頭草類型的兩邊討好,以及還有煽風點火類型的兩邊添油加柴,也有事不關己類型的純看熱鬧。
這人一多,就總是會面貌百態,硬管是管不了的,只能劃好底線,其他任由各自發展。
相比之下,小門派倒更容易形成完全統一的態度。比如三流門派,少的可能只有幾十人,要是誰跟誰之間有了矛盾,往往很快就會被其他人勸說:都是一家人,大家各退一步,都和和氣氣的,別鬧了。
然後,不管心裏是不是真消氣,矛盾雙方也只能少數服從多數地不鬧了。
但大門派一般管不了小矛盾,出現了小矛盾,上面的態度往往是:鬧鬧,打打,只要分配給你們的任務做好了,只要不弄死弄殘,其他的你們自己看着辦,沒閒情理你們這些跟刷日常似的幺蛾子。
要說哪種管理方式更好些,這個不好評價,只能說是因地制宜。小門派抵禦風險的能力小,需要防微杜漸,再小的事都不能掉以輕心;大門派根基深厚,可以放開一些讓弟子們自己繞點彎路磨合想通,多跌幾跤,痛一痛,短期對少數人有虧損,長期卻會使整個門派更平順。後者只抓整體,前者更着眼細節。
不過也有小門派比較放飛自我,搞得整個門派起伏劇烈,前一個百年像是瀕臨解散了,後一個百年又像是能跟大門派硬碰硬了。那麼亂七八糟的,卻倒也生存了下來。
各自有各自的生存方式,只要存在着,總有其合理性,外人總是不好指手畫腳說三道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