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鄭玉衡默了一息,答:“多謝溫侍郎。”
溫皓蘭舉薦他,是爲了國朝,也是真心欣賞、讓他歷練。可此刻的囑託,又足以說明溫皓蘭明哲保身的政治理念,他不僅自己如此做,並且誠心誠意地告誡其他欣賞的後輩,只可惜,鄭玉衡的性格跟他想象中的不同。
這要是其他人,在官場上學會了“混”的官員,即便是前往苦寒北地,哪怕喫些苦,不去擔着那些危險到關乎性命的責任,就算不如在京中享受,那也是能夠回來的。
實在是鄭玉衡的氣質和性格不符,讓溫皓蘭以爲他勸誡幾句,就能真的說得動他。可這位鄭郎君實際上是與“明哲保身”一說絕緣的人物,但凡能爲天下,能爲太后分憂之事,他連刀山火海、粉身碎骨都不會眨眼,何況只是區區“危險”?
鄭玉衡自忖恐怕不能一定做到明哲保身、隔岸觀火,他過不了自己心裏那關,所以只能感謝他,而沒有承諾他。
溫皓蘭全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頷首過後,告辭離去了。
正是因爲溫皓蘭、徐瑾,戶部的這兩位大人都沒能把握住鄭玉衡的性格,所以這道決斷才與董靈鷲的所思所想的相悖,雙方出了點岔子。
……
惠寧三年正月十五,夜,殿外的庭院裏升起花燈,焰火四濺的聲音在夜空中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