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董靈鷲雖然沒有理會過他,但小皇帝卻時常批閱此人的奏摺,也在面見御史臺諸臣的時候見過這位邢文昌,因爲他說話動不動就攀扯到“陛下比太后不如”、“陛下比先帝不如”……等等,讓孟誠一個頭聽得兩個大,也不太喜歡此人。
但此人確然如董靈鷲當初所言,膽子極大,監督朝臣這方面又有一股先天的敏銳,總是能給孟誠蒐集到臣工身上不易察覺的把柄寫在奏摺上,總體來說,是個對孟誠有利,但不太討喜的人物。
孟誠看完了名字,心裏就知道他一開口,對羣臣來說,估計不是什麼好事兒。但小皇帝倒挺高興,他興致勃勃地翻開,剛想看看今天是誰捱了頓罵,剛看了兩行字,臉色迅速地沉了下來——
勤政殿內寂靜無聲,落針可聞,連一旁內侍的呼吸聲都顯得格外重了起來。有一個小內侍正向前上茶,大氣也不敢出地將一盞湖州的青龍雀舌呈到御案上。
隨着茶盞與桌案相接觸,發出輕輕的碰撞聲。孟誠的臉色也徹底陰沉下去,眸光陰晴不定地轉了轉,跟侍衛道:“把你們鄭大人叫回來,讓他趕緊滾過來!”
“是。”
……
鄭玉衡折了紅梅,一枝枝修剪成合適的形態,將梅枝插進案上的花瓶裏。
更換紅梅之事,算是他休沐清閒時的頭等大事,有小鄭大人操勞,就連慈寧宮的女使們都甚少再管娘娘案頭上的花枝了。
董靈鷲倚在貴妃榻上看書,是鄭玉衡偷偷從民間蒐集的一些傳奇故事話本——大殷民風開放,不受朝廷重用的文人一部分便以此爲業,這行業最初孟臻打壓過兩年,勒令說不許對宮中的貴人們編造是非、捕風捉影,有過消沉的階段,後來孟臻無暇他顧,懶得理這些盡是荒誕臆想的本子,遂漸漸恢復往日之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