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臘月二十五, 孟摘月回宮居住。
她不僅回來陪母后,在很大程度上, 公主回宮反而是給孟誠和鄭玉衡增加工作量……針對疏議上的種種措施, 孟誠有的大爲贊同,有的卻嗤之以鼻,很難說服,折騰到孟摘月回宮, 將之呈給董靈鷲後, 孟誠才終於閉上嘴。
他不同意的理由也很正常——有時候, 慈悲心腸、惠及萬民, 是要犧牲一部分君主集權和統治者合理性的, 小皇帝又不是傻,他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冬日,董靈鷲放下那本書冊, 公主和皇帝分別坐在她對面,眼前是慈寧宮膳房呈上來的飯菜飲食, 最中央是一鍋熬了數個時辰的湯,跟一個點着白炭的小爐子一起呈上來,火苗微動, 發出細碎的水泡破碎聲。
一桌子的珍饈好菜,兩人卻都沒有什麼胃口, 乖乖坐着等董靈鷲開口, 而太后看完了《大殷律疏議》,特別是其中被兩人爭執多日、標註出來的幾點後,居然什麼都沒有說, 而是道:“喫飯吧。”
說罷, 率先抬手動了筷子。
自明德帝孟臻駕崩後, 孟誠爲執掌朝政忙碌不安,這兩三年都在摸爬滾打地長見識,孟摘月也經歷了婚姻變故、再結新歡,以及拜大理寺卿王先生爲師等種種事端,仔細算來,他們一家好好坐下來喫頓飯的工夫,居然還真的不多。
孟摘月陪着母后喫飯,見孟誠自己過來,不由得問:“皇嫂呢?她怎麼不來?”
孟誠心道,我還以爲你要當面跟我理論,哪會叫她來旁聽?他頓了頓,道:“皇后特意在鳳藻宮要請你,你鑽到母后這兒來,想必她要空等了。”
公主拉長音調,“哦”了一聲。低頭喫了一小口飯,同樣在心裏琢磨着——好哥哥,我還不知道你?估計是以爲這頓飯喫得不會高興,沒叫嫂子來,又不想在母后面前說,纔怪到我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