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由來 (第1/3頁)
耳東水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根據黃然所說,當年差一點做了宰相的魯汝暨得勢的時候,仗着自己的身份,將合歡道歷代掌教修煉的聖物私藏了起來。當時他的權勢熏天,合歡道也不敢得罪,只是盼望着他參研不透還能送回來。
沒有想到聖物還沒有送回來,魯汝暨自己卻出了事情。他的官職被一擼到底,人也被髮配到了粵南。爲了拿回聖物,合歡道派人數人道粵南索要。沒有想到魯汝暨到了粵南之後,人便憑空消失,合歡道想盡了辦法也沒有找到他。沒有因迎回聖物,後來合歡道倒掉,也沒人在理會這件事了。
到了明初,合歡道曾經短時的興盛了一段時間。當時的掌教魯天一又重新起了迎回聖物的心思,正好趕上明初胡惟庸案牽連到了合歡道衆,魯天一便帶着手下親信的長老、教衆天裏迢迢的到了粵南。一邊逃命,一邊繼續追查魯汝暨的下落,繼而達成迎回聖物的目地。
這次魯天一掌教的運氣不錯,找到了當年廣州府尹路忠和的墳墓。在裏面發現了當年魯汝暨送給他的一件法器,法器上面刻着落款是增城魯合歡(早年魯汝暨勢力熏天的時候,曾經用合歡做了自己的號)。便推斷魯汝暨當時流落到了廣州增城。
魯天一又花了數年時間尋找,找到了魯汝暨在增城生活過的證據。最後一路尋找,終於找到了埋葬在這裏的墳墓。打開了墳墓之後,果然在魯汝暨的棺材裏面找到了他們合歡道遺失數百年的聖物。
可惜這時候的聖物已經和魯汝暨融爲一體,無法從屍骸當中取出來。無奈之下,魯天一做了一個決定,從中原請來合歡道十餘位掌教的屍骨,將他們與魯汝暨埋葬成了墓中墓。希望可以借已故掌教的屍骨,將魯汝暨身上的聖物引出來。可惜魯天一沒有等到那一天,在永樂三年亡故於魯汝暨的墳墓旁邊。
後來合歡道的繼任掌教便以看墳人的名義,繼續守在這裏。他們在這裏娶妻生子、開枝散葉,過着好像尋常人一樣的日子,就等着有朝一日,聖物長成分離初魯汝暨的身體。可惜又等了幾百年,一直等到了清末民初,還是沒有等到聖物分離的那一天。
這些年以來,魯天一的後世子孫在這裏開枝散葉,變成附近的一個大家族。只是除了長子長孫才能繼承的族長之外,家族當中再沒有人知道這個祕密。
一直到了民末解放前夕,魯天一的後代因爲曾經殘殺過我黨人士,擔心被打擊報復,舉家逃到了馬來西亞。又經過多年的經商所得,也成爲了當地首屈一指的華人富豪。爲了擔心昔日的仇家報復,這些人改魯爲萬。雖然改了姓,可是心裏還一直惦記着埋藏在這裏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