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蘭之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敬王?”
昌平帝起初頗詫異, 後來不知想到什麼, 又微微皺起眉來。
敬王穆灃,與武帝、昌平帝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當年武帝繼位後, 將兩個兄弟一封在西南爲安順王, 一封在蜀中爲敬安王。
與匪患嚴重、邊境不安的西南相比, 蜀中物產豐富, 蓄積饒多,本就對政事表現出興趣寡淡的敬安王也如願當上了一個安穩閒王。
後來叛軍圍困帝京,安順王奉詔北上勤王,敬安王雖出不起兵, 但也盡己所能的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糧草上的支持。等昌平帝順利即位, 這位閒散王爺又主動請命回蜀中繼續當他的逍遙王爺, 昌平帝挽留不住,便晉敬安王爲敬王, 增食邑兩千戶, 以示對這個胞弟的看重。
再加上昌平帝還以一顆包容的心接納了武帝遺孤、臭名昭著的小太子穆允, 坊間百姓無不稱讚陛下仁德,並常用陛下、先帝和敬王兄弟情深的故事來教育孩子們要如何如何兄友弟恭。
昌平帝起初自然也是很在意這個一母同胞的弟弟的, 逢年遇節,賞賜從未斷過。
可漸漸的,敬王的一些行爲就令昌平帝感到極不舒服,甚至可以說是不悅……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線索顯示, 敬王並不想表面上看起來那樣對政事毫無興趣。相反,他在蜀中豢養了很多門客和一大批只忠於敬王府的死士,此前甚至有官員舉報,敬王在蜀中祕密練兵,意圖不軌。可惜沒有實證,昌平帝也不能僅因爲一個官員的一面之詞就給胞弟扣上謀反的罪名。
可現在,和諦聽有千絲萬縷聯繫的紫霞觀道士淳于傀竟然好巧不巧的逃進了蜀中,且如石牛入海,再無音訊,究竟是真的巧合,還是另有內情……
如果淳于傀逃進了蜀地,那個自李天師死後就突然人間蒸發的神祕少年,會不會也逃進了蜀地?那個少年的身份極可能是諦聽殺手,如果這些假設成立,那自武帝薨逝後就隱匿無蹤的諦聽,會不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