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於國內企鵝集團、阿里集團、字節、千度都傳出消息開始佈局元宇宙這項技術。
前者雖然沒有自己研究但已經開始投資國外主流三家跟元宇宙相關的主流公司,阿里同樣不甘落後,同樣開始資本佈局,字節據說坊間傳聞也豪擲九十億拿到了元宇宙的入場券……
看到這些消息,寧爲陷入自責,他是真的孤陋寡聞了。
如此牛X到極點的概念,他一個立志於成爲強人工智能之父的男人竟然從沒了解過。
“嚴總,你們華爲做網絡通訊設備的,業務範圍好像也涉及到了VR設備,你們是怎麼看的?”寧爲反問了句。
“去年我們沒有跟進,因爲總覺得這個項目現在提出來太虛了些。先說元宇宙的入口,現階段VR跟AR技術都不能說成熟,然後是支撐軟件,這一塊我們已經涉足,當然跟國外最先進的技術還沒法比,但據我們所知,現在最先進的3D引擎大概也無法負載在虛擬世界中完美呈現物理世界的各種關係,另外在網絡基礎這一塊,我們也不覺得互聯網已經做好了準備……”
聽到這裏,寧爲接道:“但如果這項技術國外真能在近期做出來了,這塊市場還是極有吸引力對吧?其實我覺得你們挺冷靜的,我個人認爲元宇宙這個概念起碼在五年內,不可能真正完成。就像你說的,我個人同樣認爲這個元宇宙項目依賴於3D引擎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跟底層算法的突破。另外還有最基本的基礎通信網絡革新。現在5G都還沒完全普及,怎麼可能支撐得起數據流如此龐大的平臺?”
“本來我們也是這麼認爲的,但寧總你在STOC大會上提出的超高壓縮理論給了業界一個新的想法。通過急速超高壓縮技術配合大規模超算平臺進行快速解壓縮。前不久的互聯網會議上,有位業界專家指出經過計算只要在華夏再建設三十個算力跟太湖之光等同的超算,配合密佈的雲計算平臺,就能在現有的網絡環境下,支撐起運行元宇宙的網絡基礎。這個論調也不是咱們首先提出的,最先提出的應該谷歌那邊的科學家。”
聽到這番話寧爲才弄明白嚴明怎麼會突然跟自己提到這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