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沃爾夫獎獲得者餘興偉的名字對大家來說可能只是個符號,但如果仔細探究就會發現,許多的人成功從小就能看出來。高中時期餘興偉就已經表現出優秀的一面,高二時他便在國際青少年編程競賽中嶄露頭角,並代表國家前往加國參賽,但因爲水土不服等原因,最終只獲得了世界級銀獎的成績,並被直接保送到華夏科技大學。”
“在華夏科技大學他又以優異的成績成功拿到了校內保研的資格。研究生階段,餘興偉兢兢業業,在國內跟國際知名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總計發表過三篇論文!然而這些都還只是開始,他的人生從博士階段才真正開始騰飛。2021年,餘興偉通過努力戰勝了無數競爭對手,考取了陸昌斌院士的博士生……”
真的,餘興偉都想不到當年他沒拿到金獎竟然是因爲水土不服,但實際上當時他的狀態其實還挺不錯的,最終只拿到銀獎完全是因爲的確有些準備的不太夠,技不如人。不過話又說回來,當年能代表國家出境參賽的確也已經很牛就是了……
餘興偉加入的那些羣聊自然早早就炸鍋了。昨天發的那1200塊的紅包效果很明顯,事實上很多自媒體上發表的內容本來就是羣裏這些餘興偉曾經的同學啊、實驗室的朋友啊提供的。
至於餘興偉的導師陸昌斌此時更是整個人都處於懵逼中,電話一個接一個的打過來,各個都在詢問他作爲一位計算機科學方向的導師,他是得有多不務正業才能把自家學生培養到能拿世界級數學獎項的。
同一時間,許多華夏數學大佬接到電話,希望能評價餘興偉在數學上的成就時,卻發現自己壓根無話可說。根本不瞭解這麼個人,甚至壓根對餘興偉的經歷都不太清楚,讓這些大佬能說什麼?
於是更驚悚的自媒體標題又出現了“華夏年輕數學家勇奪國際數學大獎,華夏主流數學家卻紛紛在問,他是誰?”
所以當真是亂了,在沃爾夫獎公佈的第一天,整個華夏的網絡都因爲這個獎項顯得有些混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