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的,如果說寧爲對着鏡頭把吹牛逼的話已經說到十分的話,私下裏招生老生絕對不介意把這種吹捧自己,貶低另一家的話再乘以個十倍。
陳典誠大概就是其中之一,作爲明珠中學今年畢業生中最爲耀眼的存在,他也是周邊同學家長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比如初一開始他就已經在數學競賽中嶄露頭角,初二直接參加了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並以前五十名的好成績順利入選到了華夏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人家還在初三準備中考的時候,他已經成功入選國家隊開始集訓,同時自己開始自學大學數學課程。雖然初三那年他並沒有被國家隊選中,成爲那六名代表華夏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學子,但真不完全是他不夠優秀,畢竟他還是初中生,還有機會。
就這樣,高一的時候其實華清跟燕北大學都已經開始給他投遞橄欖枝,比如如果他點頭就能進入華清丘老新領軍計劃預科班,選擇本碩博連讀,又或者選擇燕北大學博雅計劃進入燕北大學數學院。
但學習好的孩子無疑更有主見,他沒有選擇跟兩家高等院校籤合同,而是選擇了在高中階段想明白自己真正喜歡的方向,他沒有將視角一直盯在數學上,甚至沒有再報名參加數學競賽,開始將目光投向計算機,大部分時間開始自學,並參加了谷歌全球編程挑戰賽,順利拿到了一萬美元的獎金。
順手還參加了一個國內的科創杯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以個人身份參賽那了一個一等獎。更可怕的是,高中生參賽本可以是有一位導師的,但是陳典誠就硬是一個人參加,然後拿了獎。編程、論文,都是個人獨立完成。
就這樣一個學生履歷放到寧爲面前,寧爲大概都得拜服。畢竟他讀高中的時候真沒這麼優秀。
陳典誠本來高三定下目標是直接申請MIT,爲此他之前還專門報名了MIT Battlecode。這個麻省理工舉辦的競賽如果拿了獎,申請的時候會有加分,這樣可以彌補他其他方面的一些不足。
只是很不巧的是,競賽開始的時候他恰好生了場病,這也讓這位別人家的孩子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跟MIT沒啥緣分,所以一直很猶豫到底應該怎麼規劃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