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就好比人鑽規則的空子其實是一個道理,區別大概在於人類鑽規則的空子往往是自作聰明,而三月鑽算法的空子卻顯得真的很聰明……
所以這玩意得管理,但怎麼管理,得有個章法,現在都還沒有定論。
換句話說,第一代的三月大家都還沒來得及整明白,如果這個時候出現第二代的三月,可能會讓人感覺爆炸。最重要的是擔憂肯定還是有的。
人工智能能造福人類自然是最好的,萬一出點問題,世界網絡安全夠不夠這東西玩的需要進行充分的風險論證。暫時還沒讓寧爲直接參與論證,是因爲這玩意兒就是他設計出來的,而且寧爲已經提交了許多材料來論述三月的思維模式,以及如何限制三月的互聯網活動,在讓寧爲來跟大家探討意義不大,因爲這東西目前來說除了他外誰也不敢拍着胸脯說自己肯定懂,這其實是件很尷尬的事情,因爲即便寧爲是忽悠人的,也很難被發現。
所以這個時候需要更多懂的人來判斷跟分析這種新技術,這也是寧爲那些廢棄的草稿紙都被收集起來的原因,說不定這些被寧爲廢棄的草稿紙就能給其他數學家靈感了呢?
更重要的還是這些稿紙留檔之後肯定不能隨隨便便的流傳出去,萬一自己人沒啓發到,啓發了別人呢?
所以許多人認爲現在真的需要更多的人能跟上寧爲的思路。科學進步從大方向上看,一定是好的,但得循序漸進,最好是能潛移默化的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改變纔好。而不是突然的變化,造成社會的脫節跟混亂。尤其是寧爲的年紀太年輕了,年輕也意味着很多時候思考問題不那麼成熟,不太讓人放心。
早早的開辦寧班,未必沒有這方面的考量,甚至田言真叫上寧爲一起研究新課題,也未嘗沒有這方面的意思。既希望寧爲的速度能慢一點,又不願意打擊到年輕人的積極性,這本就是煞費苦心的操作。
可惜的是田言真的選題着實有些巧了,恰巧給了寧爲一些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