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在初中時開始接觸編程,後來我發現如果想要成爲一個優秀的工程師,需要很深入的學習數學知識,從此對數學開始有了興趣……”
……
在從陳典誠口中得到了一個比較出人意料的答案之後,寧爲幾乎對每個面試的學生都問了同樣的問題,也得出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答案,絕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很優秀的。
就這樣第一天總計安排了100人面試,從早上八點一直面試到了下午六點十七分,纔算全部面試完成。
餘興偉第一時間做出了統計,寧爲的名單上已經直接勾選了22個人,待定的有17人。
另外三位副面試官也給出的結果其實也差不多,比較有爭議的集中在兩個學生,但不管怎麼說,起碼這些學生表現得還是非常優秀的,田言真甚至給出了這輪測試名額多給二十個,反正下輪寧班測試不過還是可以到數院去學習。
等到大二的時候,說不定數院這批學生還能跟寧班淘汰的學生做替換。
這個建議其實也很有道理,畢竟在燕北大學數院呆得久了,各方面經驗肯定比寧爲多。很多孩子高中基礎初等數學的時候表現得非常優秀,甚至還能拿到國獎;但在接觸到了高等數學之後,成績開始一落千丈;同樣也有之前成績不那麼突出,但開始學習高等數學後,就像突然開竅了一般,成績開始突分猛進的……
主要還是一個抽象思維的原因,許多孩子接觸初等數學時能感受到數學之美,併產生極大興趣,但問題在於初、高中接觸的數學其實不需要太多的抽象能力,尤其是數學研究方向。這麼說吧,競賽一般是考思維的深度和技巧的熟練程度,但是做數學研究首先要學習一個龐大的系統,更可怕的是想要入門還只有0跟1的區別,也就是懂了跟不懂的區別。
這時候拼的已經不是做題的熟練技巧,更多的是思維的廣度。畢竟很多數學研究方向本身也沒想過能解決什麼現實問題,尤其是數學理論的研究,這也是很多人鼓吹數學無用論的原因,但偏偏具備這種思維能力纔是做數論研究最重要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