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唯一不一樣的是,上次寧爲是個人的名義公佈的,這次是以實驗室的名義公佈的。
但這對於普通人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反正都掛了寧教授的名字。
於是很快許多帶着面具的程序員拍攝的小視頻出爐。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行業內的祕密,接下來的國慶節,可能全行業的程序員都沒有假期了!因爲就在剛剛,我們的行業冥燈寧教授一次性公佈了多個史詩級漏洞,關乎到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的企業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高科技企業,比如英特爾、微軟、谷歌……這次統統未能倖免。”
是的,這次消息是先從各大短視頻開始傳開的,很快“寧教授漏洞包”便直接登陸了小視頻的熱搜榜,然後開始向其他領域輻射。
比如某呼的熱搜榜上也開始出現了一個問題“網傳寧教授一次性公佈了多個世界級高科技公司的產品漏洞,每個漏洞的威脅程度都能跟之前Java漏洞相媲美,且這些漏洞同時包括了互聯網的硬軟件企業,比如英特爾、微軟、谷歌、臉書、推特等等,這些漏洞會對世界互聯網安全造成哪些影響?寧教授是怎麼做到的?”
大家討論的很熱烈,但最高贊跟最多評論卻不是程序員的發言,而且特別簡潔。
衆所周知,當一個事情討論量越大,參與的人數越多,就不可避免的會開始加入各種陰謀論,尤其是跟每個人息息相關的計算機產業鏈,漏洞這種東西也可能並不是漏洞,尤其是對於硬件架構不太理解的人來說,很難想象爲什麼CPU這種成型的硬件產品也會出現漏洞的時候,這種硬件級別的漏洞基本上可以跟後門劃上等號了。
當然這個“後門”是指那種通常計算機業所說的正經後門……
“什麼叫漏洞?我就呵呵了……主要還是漏洞比後門好聽吧?大家還記得多年前的鏡子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