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方百媒評選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
這種事情到也不算稀奇,事實上西方媒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做一些評選,比如十年來最偉大的科學成就,歷史上科學家大評選,比如在新舊世紀交替時,評選千年風雲人物,還有什麼安全城市排名等等,等等。
具體怎麼個評選方法,誰也不知道,一般而言會有一個玄而又玄的算法。
比如這次媒體公佈的評選辦法是,記者投票算一定的分數,在各大新聞網站上出現次數算一定分數,科學家上新聞頭條的次數算一定分數,各種世界性科研獎項算一定分數,最後這些分數相加之後,在除以一個常數,最後得到一個排名分,然後按照分數高低排出次序。
怎麼說呢,很顯然這個評分方式就不太科學。比如記者投票算分數。
衆所周知記者學習的傳媒知識鏈,需要學習的是系統化的新聞傳媒知識,屬於社會人文類學科,跟科學是不太沾邊的。換句話說,記者大都是學習文科出生,思考問題的模式跟看待世界的方式一般來說是有着本質不同的。
所以讓記者投票來給科學家們打分,就很離譜。
除此之外,一般而言,知名科學家很多都不是太喜歡跟媒體打交道的。
對於沉溺在研究中的科學家而言,尤其是年富力強,正處於身體巔峯期的科研人員,大都是懶得應付媒體的,除了某些精力過於旺盛的怪胎,比如寧爲,其他人很少會主動出現在媒體面前,更別提上頭條了。
唯一還算科學的大概就是科研獎項的分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