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華夏未來智能研究中心,寧爲正帶着自己的學生們在專門的實驗室裏做着最後的驗證。
說起來因爲三維硅通管芯片技術的複雜度之高,基本已經達到了現代芯片設計的極點,所以芯片驗證甚至佔到了整個芯片設計流程百分之七十的時間。
尤其是四個月前,第一次流片失敗之後,寧爲還專門帶着一幫學生去了一趟江城的寧思實驗室,開了整整三天會。並親眼見證了負責各個環節的大佬們積極展開了批評與自我批評……
寧思實驗室是在兩年前就從深城搬到了江城。到不光是寧爲的建議,主要還是江城這邊開出的條件的確不錯,而且似乎是華爲也有些撐不住了。
雖然寧爲從來沒關心過在設計三維硅通管CPU這件事上到底花了多少錢,但是投入巨大是肯定的。
以至於這個項目不過進行了一年,華爲便不得不引入了第三方戰略投資者。於是寧思實驗室便從2012實驗室整體分離了出來,隨後極兔集團跟華夏精密一起入股寧思,並佔據了實驗室百分三十七的股份。
嚴總給他打電話彙報這件事時,寧爲也挺感嘆的,順嘴多問了句怎麼在這個時候引入戰略投資者,之後嚴明的解釋讓寧爲有些汗顏。
大概就是集團做了計算,如果正在設計中的這枚芯片五年後才能量產的話,那麼按照這一年的投入計算,在不影響其他業務正常投入研發的情況下,華爲大概只能撐一年半,如果其他業務研發暫停,全力保障寧思實驗室的研究,而且是在將各大行給的授信都用掉大部分的情況下,大概也只夠再撐兩年半……
而且還得保證兩年半後必須得量產。
這還不算暫停其他業務研發投入帶來的各種系統性影響,以及對業績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