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魔方的顏色顯示沒什麼問題,畢竟不需要太多細節展示,自然也不存在清晰度的問題。不過雙手伸進屏幕扭動魔方時,因爲手的位置識別不準確,甚至能感覺到兩隻手不管是水平還是上下位置識別存在較大差異,所以扭起來的時候看着也特別彆扭。
到是將手抽出顯示器框架外,遠程通過擺手的方式控制魔方整體扭動非常順暢。拳頭張開,魔方個體變大,手掌虛握,魔方變小,側着手,魔方變爲一個角立起的模式,都很順暢。
這次測試時間比較長,用了十分鐘,最後又觀察了系統自動將魔方還原的整個動態過程,並自動記錄下所有數據之後,張丁喜開啓了第三項測試。
這次顯示集中在顯示器的底部,光線匯聚之後,燕北大學整體的立體圖像是從屏幕底層“生長”了出來。更可貴的是這圖像能明顯看到還是動態的,正對着張丁喜那按比例縮大馬路上,還有能看出車體在運動,兩邊的人行道更小的黑點自然就是行人了。
看上去密密麻麻的教學樓很難分辨方位,好在有未名湖跟對面的博雅塔做參考,張丁喜很快就找到了數學研究中心的位置,然後手指虛點了數學研究中心的位置,然後用手勢控制圖像放大。
這次可不像魔方那麼順暢了,畫面突然先是頓了大概一秒,隨後顏色開始變得模糊像是整張圖被打上了馬賽克,隨後才一點點的變得清晰,直到燕北數學國際研究中心的整體佈局展現在顯示器中。
這個時候終於能看清一棟棟的建築,只是清晰度依然不太高,尤其是注意到窗戶跟牆面的時候,會覺得有些整體顯示有些模糊。
張丁喜有些悶,這並不是顯示卡或者CPU算力的問題,操作檯是直接連接到實驗室cluster上的,有計算機集羣做後盾,自然不可能在單純的顯示方面出現細節渲染算力不夠的問題,只能是顯示器本身清晰度的問題。
但怎麼說呢,第一次測試能有這種效果已經很不錯了。
“張哥,這以後咱們做個更大的屏幕,用來當沙盤,做戰役推演什麼的,簡直太帥了。”一旁張丁喜的助手大概是爲了緩解大家的情緒,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