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互聯網時代讓人們意識到了一個曾經沒有想過的問題,那便是真相到底是什麼?
當每天都在被過剩的信息轟炸時,不說分辨某件事情內在的成因,光是要分辨真假便已經要人用盡全身力氣。
人們在網絡上發聲的時候,下意識的都會主要敘述對自己有利的內容,即便他說得的確是真相,但最多也就是片面的真相,即便如此也足夠無數人做出錯誤的判斷。要解決這種問題,往往需要媒體人能夠不帶主觀意識,客觀的對所報導的每件事做更完整的描述。
但很遺憾,自媒體時代出於對流量的追求,別說讓媒體人不夾雜客觀情感公正、全面的去報導一個事件了,不爲了流量博眼球的選擇性報道,已經算是很有媒體人的節操了。
記者的職業操守中爲了防止羅生門的出現有這麼一條規則,即凡是涉及到利益衝突的報道,必須採訪三方;有利益糾紛的兩方,以及瞭解真相的第三方。這是傳媒專業大一就應該學習的內容。
但公正的報道往往沒了拍案驚奇的效果,偏偏博眼球跟獵奇的標題跟報道內容往往還能很喫香,直接導致想要正兒八經認真做內容的媒體人做出的內容反而無人問津。劣幣就這樣驅逐良幣,於是人們每天都可以因爲各種熱搜上的新聞不停感動着、憤怒着、熱血者,直到突然反轉……
到了現在許多人甚至已經習慣了讓各種熱點事件多飄一會,不會在第一時間發表評論,等待着最終情節的反轉。
這次也是一樣。
勁爆的新聞當然要有驚爆的標題。
比如:“最年輕院士三月獎評語發表出格言論竟然因爲他!”、“沉默了三年,寧爲終於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