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事實證明不管是在哪裏,當一件所謂暫時不要透露的祕密被說出第二個人耳朵裏時,就註定會變成所有人都知道的祕密。具體表現大概就是羅志強這個原本在CERN默默無聞的教授突然變得炙手可熱了,經常會被提到。
同時科學道德修養這門課也被確定,每週一、三、五晚上七點到九點之間,比之前說的每週只有三小時課程翻了一倍。不止如此每個項目組都被設立了一個科學道德監督組。這個單位平時跟項目組的科學家、研究員們沒有任何交集,但如果收到任務,就會對項目組成員所有行爲進行盡職調查,併爲項目組每個人出具審慎職業操守報告。
按照官方給出的說法,這份報告會納入建設的華夏科學家檔案,如果報告中有污點,將很難在跟華夏的科研單位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包括入職包括高校在內的各大科研單位。
如果是外籍科學家還可能直接被勸返。每年一次的科學道德修養考試成績也將被錄入這一檔案。對內通過考試是拿到教授職稱的必要條件,對外的話,這份檔案起碼在華夏是很權威的。
以後想要跟華夏各個科研單位,高校、企業、研究院都算在內,聘用單位大概都會先嚐試能否調取檔案。按照實驗室的說法,這很方便,檔案由三月管理,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比對來調取檔案,比如面部識別……
當然也可以強硬的不去上課,不入檔案。但那樣的話要麼就一輩子在實驗室當個打雜的,每天洗試管,要麼就只能選擇離開實驗室,甚至是華夏了。
這顯然跟許多人的初衷不太一樣。
如果沒有羅志強的成績,或者真有許多科學家選擇離開來抗議,但這個成果卻讓不少人打消了念頭。這其中有很複雜的心路歷程。
說實話,當羅志強的名字在這座大型實驗中心開始流傳開的時候,絕大多數科學家都是不太相信這個消息的。說實話對於絕大多數人,甚至包括一些華夏的研究員,對於這個名字都還挺陌生的。
當然老羅本就是挺低調的一人,在CERN大都也是做一些基礎性的數據處理工作,這些年也有不少論文,但CERN一篇基礎性的論文經常有幾十甚至上百號作者,名字排序經常是看首字母的,衆所周知L這個字母還比較靠後,自然不太出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