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簡單的聊完之後,羅志強便起身告辭了。
其實具體的首航測試方案跟羅志強通氣,主要還是表現一種尊重。畢竟只用了五年便能夠量產和平號的材料,青山研究中心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尤其是羅志強在其中的確付出了很多。比如五年時間沒回過京城這一點,足見這位教授對項目的付出。
沒有三過家門而不入,老羅根本就沒經過家門。僅有的三次離開研究中心也是直接到西北工廠那邊出差。這也是寧爲頗爲尊重羅志強的原因。其實很多科研工作者,也許天資上稍遜一籌,但有機會他們是真上。
甚至寧爲懷疑即便沒有三月的輔助,這五年時間羅志強就靠着不停進行試驗,再根據試驗結果不停調整工藝參數,通過無數次重複性試驗,也能把這項工作推進到一個極高的水平。事實上這也已經被證明了。
之所以研究中心能有現在的規模,真就是項目組下面無數實驗室靠數據推出來的。合成材料構成不停的微調,不停提各種需求,甚至給合作的燕北大學超新材料項目組都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用燕北大學那邊的話說,這個羅志強每天不是在催促他們就是在準備催促他們,對接的負責人很長一段時間精神都處於高壓狀態,看到電話就能想起老羅,響起老羅就睡不好覺,過生日許願都是期待來年能連續兩天不接到老羅的電話。
而且即便羅志強做到了這種份上,因爲處於一些非常敏感因素的考量,這一成果也只在實驗室內部小範圍公佈,並沒有獲准出論文,把他推出去拿獎,更沒有什麼大張旗鼓的對外宣傳。所以這些年羅志強所獲得榮譽大都是實驗室內部的,外界並不知曉,可即便如此,老羅也沒抱怨過什麼。
這也是寧爲極爲尊重羅志強的原因。
不過老羅也是幸運的,起碼努力是有了正向回饋,比如在提交的資料中和平號總設計師的稱號已經授予給了羅志強。這一點剛纔寧爲也沒提,反正等到和平號正式升空測試的時候老羅就知道了。算是給這些年辛苦的一個註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