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淑君對金錢最原始也最強烈的渴望,其實大多來源於母親在農村受到的歧視。
她經常跟孫益姚說巖木村的事。
說哪家哪戶,因爲長輩罹患老年癡呆,家裏的孩子厭惡她的邋遢,將她趕進一個不足五平米的地下室,每天端着飯菜像餵豬一樣地給她送飯。
又說巖木村的竹筍很好喫,她爸爸還活着的時候,是個翻竹筍的高手。
說她媽媽是個不算漂亮的人,卻生出了她,從小對她特別疼愛。爸爸也不像村裏的其他人,因爲媽媽不能再生育而選擇出軌。
然而村裏的許多人不以爲然,會三兩聚在一起說他們家的閒話。爸爸去世之後,他們的生活變得捉襟見肘。
媽媽有次因爲喫別人送的過期食品被送進了醫院,急診看病的藥費用了家裏將近兩個月的花銷。媽媽爲了那幾百塊錢,疼得滿頭虛汗,也要從醫院裏爬出來。
村裏的人嚴格遵循世俗的規則生活,將親情跟利益緊密連結,劃分得一清二楚,標上明確的價碼。偶爾也會顯露出一些溫情,對她們提供幫忙,可是大多數時候帶給她的都是不好的回憶。
朱淑君說的這些話,部分是讚美,部分是批判,無論是哪一種,其實都有刺痛到孫益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