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平陽和武城都離邯鄲不遠,大軍兩天能到,是邯鄲的門戶之城,桓齮的打算是端掉邯鄲周圍的城池,逼趙軍主力來找他決戰,而他以逸待勞,靠城收割。
可惜的是趙國的軍隊反應的真的太慢,在這個時代,趙國還是封君制,平陽武城之類的城市都是封給王公貴族,封在平陽就叫平陽君,封在武城就是武城君,君是什麼,是“主人”,如平陽君爲例,趙王想要處置平陽城中的一個犯人,得先通過平陽君允許。
所以趙國動員兵力的速度可想而知,等一個月後桓齮圍攻武城時,趙軍大將扈輒終於帶着十萬大軍趕來了。
就嚴江在秦王那所看的報道,扈輒是龐煖的用心培養的繼承人,先前數年征戰都把他帶在身邊,大戰之前都得先問問他該如何做,扈輒總能把老師的心思猜的八九不離十,所以趙國上下也算用得放心。
嚴江帶着貓頭鷹,在遠方觀看了這場大戰。
陛下少見地白天升空,直接圍觀了這一場大戰。
然後兩者一起給出結論:有時候名將之間,差的就是那麼“離十”的一點。
扈輒雖然有經驗,但打得太畏首畏尾,捨不得士卒;桓齮正相反,他以一部分士卒引開敵方大軍主力,用秦軍圍攻趙軍糧道,更是狠心點燃了東武城周圍的城邑。
而扈輒收到消息後,果斷放棄了剩下不多的小支秦軍,調兵回頭去救人滅火。
桓齮早就設兵在附近埋伏,在趙軍救人救火時,他帶大軍衝入混亂的陣營,見人就殺,趙軍士氣大損,紛紛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