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鴻溝這條水渠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運河之一,比什麼鄭國渠都江堰都要早一百年,在戰國到唐朝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甚至象棋裏的“楚河漢界”,說的就是這條水渠,可惜在一千年的時間裏,黃河反覆翻臉,沒事就從這條運河的方向奪河道入淮河,泥沙淤積下,鴻溝因此被廢棄,只剩下一段小小的遺蹟供後人憑弔。
可是現在的它卻是戰國運河中當之無愧的主角,不僅連通了黃河與淮河,更接通了黃淮之間的五條支流,整個魏國都在鴻溝的恩澤之中壯大,什麼天府之國,關中糧倉,和魏國如今的土地比起來都是渣渣,這裏纔是如今整個華夏最大的產糧區,而且由於水路暢通,魏國商貿繁華無比,人皆富足,文化昌盛,私學盛行。
嚴江揹着陛下游蕩在滎陽附近的小城中。
魏國安城只是邊境上的一處小城,但也甚是繁華,有一位姓鄭的名士在講學,求學之人絡繹不絕,嚴江甚至看到一名十一二歲出頭的少年,也排隊報名求學,他衣着單薄簡陋,像是貧民,揹着一塊瘦肉,長得非常乾淨俊俏,讓旁人嫌棄的目光裏忍不住就帶上一點嫉妒。
是的,這位名士聽講是需要通過他學生的考覈的。
嚴江沒忍住,也隨便拿了點禮物,也想進隊前去聽講。
聽着他家的考覈,他聽出對方這是黃老之學,這派的思想以老子的道家和黃帝的治國,吸收了其它諸子百家的觀點,非常有容納性,政治思想是順勢而爲,少耗民力,儘量無爲而治。
學士的考覈非常簡單,多是問識字和一些簡單的典故,那少年用魏語對答如流,嚴江聽不懂這話,只看考官很滿意,立刻就讓他通過了,上交了那塊肉當學費。
這時就有士子用雅言批評說這少年不通貴語雅言,肯定是庸耕貧農,這樣的人來聽了也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