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爲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他們卻很少喫木耳,老外形容木耳是“帶骨頭的印度橡膠”,其實這就是飲食習慣的不同。
劉青山跟大夥解釋一番之後,村民們這才醒悟,就張羅着分出兩組,專門在林子邊上採集地耳。
這玩意生長的條件很苛刻,必須在背陰的森林邊緣,陽光不能直射的地表,才能生長,所以數量有限。
而且水分大,烘乾之後,輕飄飄的也沒啥重量,到時候,不知道能值多少錢。
不過大夥都相信劉青山,既然他說了,那肯定沒錯,採回去送到野菜廠,清理乾淨,直接烘乾就可以。
就是採摘起來實在太費勁,蹲在那一會兒腿就麻了,而且黏糊糊的直沾手,十分考驗人的耐性,不像採蘑菇啥的,一會兒就一籃子。
劉青山也沒法子,其實采地皮菜這活兒,老頭老太太乾最合適,搬個小板凳往那一坐,採完身邊的,再往前慢慢挪。
剩下的人,都進了林子,還是十人一組,開始分門別類地撿蘑菇。
“採蘑菇的小姑娘,揹着一個大籮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