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第2/5頁)
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孩便翻開課本上的地圖,告訴家長我們這是在哪哪哪,長嶺山防線在哪?家裏有戰死的人,憑藉地圖,也能到其所在的大營旁的英烈陵園找他們的墓看望了。哪怕隔着好幾個郡,他們自己套了牛車,或者是坐驛站經營的專程往來各郡的馬車就去了。拿着英烈證坐馬車,到驛站無論是坐馬車還是喫飯,都只收半價。
玻璃研究院的人怎麼都沒想到礦石研究院的人會來跟他們搶項目,還在陛下來玻璃研究院的路上把陛下截過去了,氣得玻璃研究院的主事揪着礦石研究院的主事打了一架,之後兩家便卯上了勁,雙方加班加點埋頭研究怎麼早點把玻璃製品造出來,將對方比下去。
玻璃倒是燒出來了,從透明的到有顏色的都有,有雜質、有氣泡的問題也解決了,吹玻璃的工人,漸漸的開始掌握技巧,偶爾能吹出件成品來了。
相對於做玻璃碗、吹玻璃瓶,做門窗玻璃和玻璃瓦更是雙方必爭的項目之一。玻璃貴,捨得花錢買瓶子、碗杯的都是大戶人家,能賣出去的量有限。賣玻璃瓦就不一樣了,想比起蓋房子的錢,一百多文錢一片的玻璃瓦、從幾百文到一兩千多文不等的玻璃窗,在所有人都能承擔得起的範圍裏。
一間屋子,房頂上加幾片玻璃瓦,那採光,完全不一樣。
打一件傢俱都好幾百文錢,加一扇玻璃窗,大的捨不得,弄一面小的也行呀。哪怕是蓋完房子的,想把房頂上的瓦換幾塊玻璃的,就是搭上梯子上去換一下的事情。家家戶戶都能換得起的買賣,都願意換的買賣,自然是要搶着做了。
兩家研究院拼了命地搶項目,到十一月底的時候,便把玻璃瓦和能做成窗戶的平面玻璃造出來了。
進度這麼快,讓沐瑾都震驚了。他親自跑了趟,發現質量竟然還過得去,當即安排玉嬤嬤派人出來採購一批玻璃瓦和玻璃窗,先把宮裏、福壽宮、南漪在宮外的承恩公府,以及他老爹在的榮恩公府都換上玻璃門窗,玻璃瓦也換些上去。
兩家的質量差不多,沐瑾就一家採購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