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居正在回憶着和海防同知羅拱辰見面的種種細節。
羅拱辰的奏疏和提議是極好的,但是這馬鈴薯、番薯真的能畝產兩千多斤嗎?羅拱辰是在誇大其詞,還是確有其事?
若是羅拱辰的話不可信,那就給皇帝找個容易種出結果來的農作物。
要是真的能搞出畝產兩千斤,不畝產一千斤的土豆來,那皇帝日後親政之時,那就穩當的多。
人亡政息,在大明是一個極其普遍的現象。
比如明太祖高皇帝把皇位傳給了建文君朱允炆,朱允炆把江山給丟了,燕府成爲有史以來唯一一個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
比如明成祖五徵漠北,六下西洋,傳到了宣德年間還下了一次西洋,到了明英宗之後,再也沒有下過西洋。
比如大明少保于謙,在明英宗親征把整個京營搞得全軍覆沒,于謙再建京營擊退瓦剌,明英宗復辟之後,直接把京營給解散了,救了大明的于謙,是何等下場?斬首示衆。
大明,人亡政息是常態。
晉黨黨魁楊博不止一次、反覆告誡張居正:作爲百官之首,作爲首輔,這麼改革,絕對不得善終,大明天子天性薄涼,薄情寡恩,這麼給老朱家賣命,到時候羣起而攻之,老朱家的皇帝順水推船,必然清算,挖墳掘墓,于謙殷鑑在前。